当地纬度确定为9.2度,那么日晷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就是90度-9.2度=81.8度。
赤道式日晷是有两个晷盘的,当太阳直射位置越过赤道、转向北半球时,就要用到朝北的一面。
当太阳直射位置转向南半球时,就要用到朝南的一面。
这两个晷盘不必非要背靠背,只要各自朝向、角度正确就行。
那块巨石的顶上有一大块凸起,石悦打算在其南北两侧各雕一个晷盘。
先修修大型,再开始放线、开凿。
开凿的过程跟磨盘差不多,泰勒等人也跑过来帮忙。
她将靠尺、线锤、量角尺这些工具都留了下来,边凿边用工具校正角度。
盘面凿平后,在中间掏个洞,插一根铁棍儿,等到第二天日出之时,将晷针影子的位置标记好。
以中间的洞为圆心画一个圆,将圆24等分,其中一条分割线落在日出的位置,在旁边写一个“6”,后面每格依次标注。
线、数字全划好之后,再照着线开凿。
两天后,日晷制作完成。
沈曼如观察了一下,因为现在刚过夏至不久,白天还是稍长些,每天6点天亮,6点十几分天黑。
于是他们规定,前来打工的人,每天8点上工,中午12点休息,下午1点半上班,5点半下班,每天工作8小时,不加班。
他们这里的工作大都是体力劳动,晚上人的体力下降,又没有照明,加班没什么效益。
除了日晷之外,他们还在这块巨石上打了个眼儿,插了根竹钉,上面挂一个木板,把当月的月历完整地写在上面,包括公历和农历,过到哪一天就在日期上打个勾,供所有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