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不再需要大规模裁军,并不等于有能力建立战略打击力量。
说白了,中德全面对抗对陆军争取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并不有利。
主要就是,在中德全面对抗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海军与空军,陆军受自身固有缺点的限制,很难成为战略性力量。
此外,不裁军,意味着需要维持更多的部队,也就意味着要花掉更多的军费。
结果就是,陆军根本没有多余的军费来组建洲际弹道导弹部队,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空军占便宜。
当然,这还与一个因素有关,即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打击能力。
在中德反目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制造出了原子弹,而且完成了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也就是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具备了有限的战略打击能力,对中国本土构成了威胁。
显然,中国最需要的就是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打击能力。
结果就是,空军率先完成转变,把绝大部分资源用在了战略航空兵上,以增强战略打击能力。
虽然中国海军也有核打击能力,即原子弹在小型化之后,已经可以由舰载战斗机运载与投掷,而部署在北大西洋上的舰队能够直接攻击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也就具备了有限的战略打击能力,但是舰载航空兵是战术部队,其战略打击能力根本无法与空军的战略航空兵相提并论。
也就是说,空军是中国战略打击力量的支柱。
正是如此,中国当局最终才决定,把洲际弹道导弹部队、也就是后来的战略弹道导弹部队划归空军。
当然,这也与中**队的实情有关。
这就是,在中德全面对抗开始的时候,中国的核武库还不是很充足。能够使用的原子弹也就三十枚左右。如果把这些仅有的原子弹交给三个军种使用,那么在进行战略打击的时候肯定会遇到麻烦。相对而言,让空军承担战略打击重任,海军负责战术核打击,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为数不多的核武器。
说白了,如果中德真的爆发全面战争,那么核武器就不再只用于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由空军单独规划打击目标,并且实施战略打击。肯定要比空军与陆军联合进行战略打击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核武器具有极大的毁灭性,因此对打击时间的要求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