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接近半夜的时候,四辆风尘仆仆的面包车才抵达跨越两三个省区的山间高原训练基地!
五六百公里的距离以后,哪怕大学生们也精疲力尽,感觉周围黑黢黢的只是跟之前训练营完全一样的集装箱板房啊,除了有种说不出的气味,两人一间房的领到房号倒头就睡,半夜头痛的还是有那么两三个。
高原反应这种事情有点玄妙,身体比较好的出现几率还大些,因为在低海拔地区他们对血氧需求就比较大,一旦到了高原缺氧状况下反应要明显些,但两千多米还不算多高,所以最多睡起来有点不舒服,没人发现海拔变化,因为可怜的球员们手机、手表、电脑一切能跟外界接触上的东西都没有。
第二天一早都起得有点早,天刚蒙蒙亮六点过已经有人推开集装箱板房门,扑面而来的除了冷冽的寒风,就是让人呆若木鸡的景色!
小镇是在几面山中间,有条小渠河沟流过,以前为了防山贼土匪,各家各寨都是在山腰山坡上圈起来,也就是现在开发旅游才把镇公所修建在河边逐渐扩展成一片旅游小镇。
但伊莎的高海拔训练营放在了镇口,翻山越岭抵达镇口的地方有片缓坡,工程机械推平以后建设的训练营把屁股,也就是集装箱板房后面一侧朝向镇口外,近似于在山头一眼望出去,全都是连绵不绝的起伏山脉影子!
好像无数野兽猛牛密密麻麻的列阵到天边!
因为依稀可见的曙光中,黑色还是主色调,远处天际应该是云端透出一些橘红色的光芒,挣扎着穿透黑色,温和又坚决的放大。
日出的光芒不过顺带照亮了这些山脉起伏的轮廓,可山脉全都笼罩在云海中!
视线模糊中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山头哪里是云朵,只觉得恍恍惚惚的仿佛站在天宫之上。
大学生球员最先惊呼,然后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同伴们全拍打出来看,老职业球员们也陆陆续续的出来,全都站在集装箱板房的天台和楼梯上,一起呆呆的看着远方,没有任何电线、车辆、公路、建筑这样人类文明的痕迹,纯粹天然的原生景致。
除了偶尔的感叹声,到处一片寂静,有些人抱着手臂靠在身后墙上,眯着眼感受那种温柔的曙光开始如同金粉一样到处播撒,有些人习惯性的摸手机想拍照留念,同伴猜测:“应该天天都能看到吧……卧槽,这是什么地儿啊。”
天色这么逐渐放亮,还能看见一串串大雁之类飞禽成片飞过,避开有人区毫不停留的直接扑进云层里。
老职业球员们还是要见多识广些,感受下呼吸和看看周围山地感受,再看看仿佛原模原样搬迁过来的训练营建筑、场地、标识,对白教练拥有的背景实力再次有了全新认识:“卧槽,自家的高原训练基地?全国所有职业俱乐部这都是独一份吧?”
教练组也陆续起来,外籍教练们简单欣赏下景色吹哨招呼所有球员开始晨训,在这个两千三百米的高原训练基地,那就又是另一套更讲究科学的运动方式了,俞天作为唯一一个提前通知他携带了些行李和联系工具的外宾,对景色感悟反而没那么大,一个劲找陈素芬询问高原训练的科学细节。
陈素芬被问得烦了,干脆叫科学训练员,也就是蓉都医科大那边的研究生来给大明星解释。
一天的适应性训练完成后,下午五点过,所有球员才被允许自由活动,其实从上午开始已经有很多本地年轻人挤在防护网外面看热闹了,中间的大场地和侧面独立小真草皮场地被专业训练占用以后,旁边还有块人工草皮七人场是留给当地训练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