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樊梨花驻军天山的时候,长安出现了一丝波澜,李世民接到安西都护府的奏报,新罗国出兵征灭百济。
百济国其实属于倭国的分支,因为新罗常年以来都被倭国奴役,倭国侵吞新罗国土,渐渐地就建立了百济国,眼下倭国疲于内战,百济出兵帮助倭国平定内乱,而北边的高句丽也被大唐征灭,新罗顿时就活跃起来了,集中举国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灭了百济。
倘若只是征灭百济,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新罗不怎么安稳,大军回国的时候往北兜了一圈,将驻守的平壤的两千唐军给驱逐走,霸占了原本高句丽的大片地盘,直达大同江(鸭绿江)。而此时的新罗国王是武烈王金春秋,他竟然实现了整个辽东半岛的大统一,这可把金给开心坏了,然而他并没有开心到昏头,既定的计划还是要实施的。
所谓的既定计划,就是原先制定好的计划,要知道,这么大的一件事,绝不是金春秋心血来潮便定下的,而是他和群臣商议后所制定的计划,新罗对大唐是很畏惧的,毕竟大唐太强大了,他们在大唐面前,无异于蝼蚁,举国上下才五万兵马,若大唐来征讨,他们铁定玩完,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还有这个胆子抢夺大唐的领土呢,因为他们经过缜密的推敲。
首先,高句丽那么大的一块土地对新罗来说诱惑很大,已经超越他们新罗的原本国土,这是他们的动机,然后,就是大唐的态度了,损失疆土,大唐必定不高兴,到底有多不高兴呢,新罗的丞相朴智勇推论,唐人即便不高兴,但也绝不会盛怒,毕竟高句丽对大唐来说是苦寒之地,大唐百姓不适宜在那片土地上生活,所以那片土地对大唐来说就是鸡肋,用处不大。
金春秋听后深以为然,觉得朴智勇说的很有道理,接下来,就是想办法平息大唐的怒火,于是他们制定了计划,一旦夺回高句丽,立刻派使臣携带国书和大量金银珠宝前往大唐长安向唐皇请罪,国书由金春秋亲笔书写,姿态要摆得极低,几乎跪舔的那种。
在他们看来,大唐是大国,好面子,爱虚名,只要面子上让他们过得去,再加以少许经济上的补偿,损失那么一块鸡肋似的土地,大唐应该不会追究。
正因为他们提前做好了计划和准备,所以他们的使臣来得很快,是在安北都护府的奏疏之前到达长安的,这次的新罗使臣叫做朴明顺,是朴智勇的堂弟,在新罗也是官居高位。
朴明准到达长安后,伪装成唐人商队,住在客栈,由于大唐语言在新罗很流行,所以朴明顺的汉语说得很流利,所以并没有暴露身份。
当得知安北都护府的奏疏到达长安了,他们立刻换上新罗服装,住进了四方馆,并向鸿胪寺递上书信,请求面见唐皇,呈递国书请罪。
对于新罗国的行为,李世民很不开心,昨天他接到安西都护府的奏疏时,他已经骂了一顿金春秋,打算让安西都护府直接派兵征讨新罗。
然而今天朝会上,新罗使者就来请罪了,而且带来了不少的金银,夜明珠和千年野参之类的珍宝,众文臣纷纷当庭为新罗辩护,说新罗认错态度良好,我大唐应该有大国之风,还说高句丽的土地原本就是苦寒之地,我大唐要来无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给新罗,总之这些文臣表现得格外大方,反正那是一片不毛之地,而且地不是他们家的。
李世民依旧感觉不痛快,若在年轻时候,他或许也是跟文臣们差不多的想法,但现在,他年纪大了,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他想在临死前把一个安稳的大唐交给李治,但他从新罗的行为上,看出了他们的不安分,就跟当年的高昌和吐谷浑一样。
当日早朝结束后,李世民下口谕传召李浩入宫觐见,李浩还在蓝田的山庄里偷懒呢,接到传召后立刻来到长安,在甘露殿面见李世民。
如今已是盛春,春景正好之时,李世民邀李浩逛花园,李浩欣然答允,君臣二人在花园中闲庭信步,许廉和众护卫远远地跟在后面,不敢听他们二人的谈话。
“陛下,恕臣直言,陛下今日似乎有心事。”李浩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李世民停下脚步,惊奇地望着李浩问:“你是如何瞧出来的?”